• 中国中化所属企业模式化监控项目

    中国中化集团模式化平台项目,主要用于实现中国中 化体系内各子系统(企业级模式化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 在总部层级的集成汇聚及应用提升,建立立足于总部层级 的、具备不同面向的大数据专项应用:生产安全类、生产 过程类、生产运营类等。包括一个集团级模式化大数据分 析系统和“线上中化”模式化推广项目中10家企业模式化 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共计262个装置、设备和运营的蚯蚓 盒应用,提供集团层面企业综合运行状况的模式化大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集团、企业和装置不同级别的运行风险状态远程检测与定位以及超前预警,也可以通过下钻功能提供各企业、各装置或设备的详细实时运行态势,是集团级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和工具。

    某企业间歇聚合釜模式化大数据分析项目

    完成全部8个PVC聚合反应釜、两种牌号,共计16个“蚯蚓盒”的应用上线及培训,通过在线实时监控,有效提升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对间歇过程轨迹的预测,实现对各工序的全程跟踪,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控间歇过程的安全性,可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非正常波动提供预测和超前预警。首个间歇模式化分析系统在企业应用案例。

    德州实华间歇聚合釜模式化大数据分析项目

    中国中化集团模式化平台项目,主要用于实现中国中化体系内各子系统(企业级模式化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在总部层级的集成汇聚及应用提升,建立立足于总部层级的、具备不同面向的大数据专项应用:生产安全类、生产过程类、生产运营类等。包括一个集团级模式化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线上中化”模式化推广项目中10家企业模式化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共计262个装置、设备和运营的蚯蚓盒应用,提供集团层面企业综合运行状况的模式化大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集团、企业和装置不同级别的运行风险状态远程检测与定位以及超前预警,也可以通过下钻功能提供各企业、各装置或设备的详细实时运行态势,是集团级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和工具。

    某企业MTBE装置模式化监控项目

    建设内容:

    模式化监控系统覆盖该企业MTBE装置2个主要设备,54个关键数据点位,主要对1#MTBE装置生产工况、装置安全与重大危险源以及反应、催化蒸馏单元进行监控、分析、优化与操作指导,通过采用多变量大数据分析方法,从装置、设备两个级别,与安全、稳定、优化三个角度,构建四个模型,将沉淀于历史数据中的隐含知识用可视化手段显示出来,瞬时获取个别设备乃至整套装置的当前状态以及同历史比较的全维度差异性,从而预测装置变化趋势,并获取改进方向与具体操作提示。

     

    项目成果

    从技术实现的层面上看,模式化监控系统模型由大数据算法支撑,在生产装置关键用户的深度参与下,能使从历史数据中分析、提取得到的工况信息、知识得到更好的固化,通过可视化手段,使得设备的实时工况实时可视、可标定,并且能够提供异常工况的原因分析。 从操作工实操层面上看,该系统可以改变企业工作模式。首先,同以往需要时刻紧盯DCS界面相比较,模式化监控系统能够更直观且有效地实时掌握生产设备、装置工作状态,并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其次,操作工能够拥有对当前工况的原因分析及有关调整或优化建议。 从管理层面上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够从新的维度、视角进行切入,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与管理。可视化界面不仅保证了实时性,更提供了全局信息,以12小时为时间范围展示装置整体运行情况轨迹,助力提升管理效率。 该项目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实际工业生产运营管理紧密融合的一个成功应用案例,也是该企业围绕生产运行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其在为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该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某企业先进过程模式化监控项目

    建设内容

    以装置安全、运营管理和生产挖潜增效作为首要目标,蓝星智云应用大数据模式化监控技术建立了该企业MTBE和混合脱氢两套装置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先进过程模式化监控系统全功能应用,包括运营管理、安全、状态监控和预警、实时优化、班组操作绩效模式化自动评估等。

     

    项目成果

    系统上线后,该企业从安全预警能力、稳定性关键变量辨识、能耗优化、软硬件可靠性、操作便利性5个维度进行连续运行测试,各项功能均达到预定指标,其中仅操作优化一项直接效益就达每年1300万元,不但效益远高于传统基于模型的在线优化结果,整个项目投入也大大小于传统模型方法,实施周期大幅缩短。

    某企业模式化监控系统

     

    实时大数据模式化监控系统从保证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点出发,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装置运行方式,一种新型的装置管理方式,甚至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运营方式。从业务角度,模式化监控系统是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数据驱动“工具”与有力抓手,以避免价值流失为导向创造利润与价值。

     

     

    经济效益

    冰机故障引起的非计划性停车从10余次降至0次,极大改善了非计划性停车次数,减少经济损失; 巡检/巡查频率由2小时/次降至12小时/次,极大降低劳动强度,释放劳动力。

     

    管理运营效益

    一线操作员层面:以简洁、高效的可视化手段为一线操作人员带来多维度的实时状态信息,丰富了工作维度,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避免人员流动带来的装置运行水平的波动,保证了装置稳定性。 装置管理人员层面:使管理抓手更具实时性与可靠性,实现实时状态与历史状态对比的信息,抓手信息及动态趋势,更高效推进持改工作,有效释放劳动力,提高管理效率。 厂级运营人员:保证了一线生产状态、安全状态信息的颗粒度,避免了层层汇报传递带来的信息丢失与信息失真,有效促进数据在部门与层级间的流动与应用。

    某企业模式化监控项目

    建设内容

    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算法,实现对企业、生产装置以及设备的安全状态、生产状态及经营状态的实时监控,分析的实时多因素安全预警与优化决策系统。

    项目成果

    实现全厂四套主要装置(双酚A,PBT,基础环氧,特种环氧)生产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 降低事故成本; 从全厂视角出发,对生产经营板块实现单独监控:提高运营效率; 投用40余套蚯蚓盒,实现对双酚A及PBT两套主要装置的全流程、重点工艺环节及关键 工艺设备的分级实时监控:降低事故成本,优化操作节能降耗; 实现对先进过程控制( APC )系统的工作状态及优化性能监控:提高优化操作效率; 实现对智能感知系统采样口数据的监控:实现精细化控制。

  • 某企业智慧安监子项目

    2023年9月,蓝星智云在某企业实施的人员定位系统升级定制项目正式上线投用。该项目是蓝星智云人员定位系统“蓝牙+UWB”定位方案在企业首次实施,也是与其他业务系统实现融合应用的重要项目,较大程度的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项目成果

    系统绘制3D地图,支持集团接入要求,可供PIMP系统使用; 系统使用“蓝牙+UWB”定位架构,实现重点区域高精度定位和道路普通定位; 系统通过可视化展示、轨迹查询、报警统计、电子围栏等功能,实现人员报警的分类管理,助力企业掌握人员实时风险信息;

    个性优化

    按部门统计定位人数、报警短信推送、区域工时统计、人员最终位置等; 对接 PIMP系统、UMP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系统、短信推送系统、LED大屏,实现多系统融合应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人员聚集风险监测预警功能,实现对预警区域内人员聚集的监测、报警、跟踪、 统计和分析;

    某企业智慧安监项目

    建设内容

    项目一期,建设某企业人员定位系统和HSE综合管理平台; 项目二期,人员定位系统地图升级为3D地图,覆盖下游区域各分厂,建设遵FORUS体结合企业 自身特点的双重预防机制系统。

     

     

    项目成果

    项目上线后,帮助企业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的制定,提升了 企业隐排查效率、隐患治理闭环率;员工与承包商实现实时动态监管,违规行为实时报警。

    某企业HSE综合管理平台项目

    建设内容

    围绕着山东省应急厅印发的107号文件建设要求和淄博市临淄区危化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需求特点,在某企业建设了HSE综合管理平台,包含人员定位系统、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控系统、特殊作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生产全要素管理系统。

     

     

    项目成果

    该平台上线后帮助企业在安全管理三要素“人员、设备、环境”上形成了综合实时动态监控,梳理并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流程,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落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了企业安全、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底座。

    某化工产业园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采购项目

    建设内容

    2021年8月,蓝星智云通过采购招标中标该项目,该项目主体在于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管理综合平台,蓝星智云通过勘察、分析、研判,布设站点、建平台搭起园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资源互通、工作互动、部门联动管控机制。

     

    项目成果

    蓝星智云高标准完成了某化工产业园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 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该项目按期顺利 通过了省环保工信部门的验收,其成功实施标志着蓝星智云在建立企业安 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方面能够满足国家、地方性政策信息化系统建设的 要求。

    某企业生产智慧平台项目

     

    于2024年初开始实施,6月底完成验收交付。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双重预防、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演练、三维地图建模、人员定位、设备巡检、作业票等,现已完成项目验收。

     

    某企业生产智慧平台项目

     

    于2024年初开始实施,6月底完成验收交付。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双重预防、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演练、三维地图建模、人员定位、设备巡检、作业票等,现已完成项目验收。

     

  • 某企业报警管理系统项目

    蓝星智云报警管理系统项目团队严格比照国际自动化学会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 ISA) 给出的报警管理生命周期流程(见图1),以国标、行业标准以及《中国中化企业工艺报警管理系统建设指南》等文件为指导,基于先进的数字化报警管理平台软件,帮助某企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建设一套覆盖其全厂所有生产装置的报警管理系统,并且在系统建成后与企业现有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联动融合。 目前,项目组正在开展报警管理系统应用类项目中最核心的部分 —— 报警合理化工作。以该企业核心生产装置双酚A装置为例,仅在一周的合理化工作后: 平均报警数量缩减至 3.58个/10min; 峰值报警速率变为 22个/每10分钟; 每 10 分钟内会触发超过5个报警的时长占比下降至22.2%; 每日报警数量由 2500个/天 减至 500个/天 报警性能表现等级由最初始的“报警泛滥”降低二级变为 “报警稳定”。 对其中 104 个频繁报警 制定 37 项行动计划,包括报警设置更改,自控方案调节,PID 整定,下达仪表设备检查工单等。

     

    某企业报警管理项目

    建设全厂报警管理系统,编制企业级报警管理导则,从策略、识别、合理化、设计、实施、运行、维护、监控与评估、变更管理、审计共 10 个阶段全方位入手,全方面提升报警系统性能等级。

  • 某企业先进过程控制(APC)系统项目

    建设内容

    蓝星智云团队从生产实际与工艺特点出发,基于多变量动态模型预测优化控制技术,面向生产装置/单元全局进行多变量控制,利用预测性最大化控制效果,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与鲁棒性。以大幅优化稳定性提升生产装置的控制水平及安全水平,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通过“卡边操作”等有效控制手段,实现降耗增效,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助力卓越运营。

     

     

    项目成果

    分别覆盖50%、70%的能耗单元

    装置平稳度提高:61.8%

    蒸汽节能:5% - 6.8%

    导热油消耗降低:2%

    3 个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

    各覆盖双酚A与PBT车间 3 个单元,控制变量(CV)21 个,操作变量(MV)13 个

    某企业贮运厂增设智慧外管系统项目

    机器人巡检次数:4次/天,单次实现 23 个过程点检测巡检可实现:手动、自动、跟随等模式实时切换,有效保障工艺外管安全运行;巡检参数、结果实时可视化展示。

     

     

     

    某企业蒸发工艺 APC 项目

    企业提供动态预测及优化模型以及多变量、多约束控制方案,劳动强度下降 30~50%,效率提升 30%,关键参数超限时间降低 46%,稳态时间延长 13.8% 装置加工量裕度提高空间挖掘 10%,蒸汽消耗量降低 5%

     

     

     

    某企业基于橄榄球模型动态寻优项目

    建设内容

    蓝星智云为某公司基于橄榄球模型动态寻优项目提供专项技术服务,完成了127个控制回路整定和优化、4个APC预测模型以及12个监控模型。其中,主要是对其精馏塔、还原塔、反歧化塔、高低沸塔进行工艺控制回路修改、优化控制回路参数和APC先进过程控制建模;生产数智事业部对过去一年的各个塔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建模型、编辑界面。

     

    项目成果

    项目实施后,该企业的生产装置和工艺、自动化程度、生产稳定性、产品品质以及人员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控制回路基准平稳率提高至少 20%,个别提升 90%,总体平稳率达到 86% , 自控率达到 98%。 还原塔釜三氯氢硅含量比去年减少 1% 左右,预估塔顶三氯氢硅收率提高接近2万吨/年。 还原两个塔三氯氢硅收率上升3吨/小时。 还原塔塔釜三氯氢硅含量降低1%。 装置蒸汽消耗降低0.918吨/小时,蒸汽单耗降 低0.17吨/小时。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力验证了蓝星智云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成熟性以及先进性,同时这将为光伏新能源产业赋能,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某企业 OTS 系统项目

    建设内容

    蓝星智云基于动态工艺模型,结合模拟控制系统,建立与实际生产装置对应的“虚拟工厂”,基于OTS系统,打造集操作培训、事故演练、控制方案验证与优化、工艺学习与优化、DCS维护培训、DCS逻辑检验优化、控制策略及工艺研究等多种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平台。

    项目成果

    项目覆盖5套关键新建装置,

    近160个培训场景,

    改进290项DCS问题,

    已进行450次开停车及功能测试,

    超过1200人次使用该系统进行培训, 为建设数字工厂和数字孪生项目积累实施经验,并且在模型中加入应急操作场 景,后续可为操作班组提供演习平台,降低事故发生时的危害和损失。

    某企业智能控制技术研发项目

     

    开发 PVC 干燥床物料含水量智能控制系统,PVC 干燥床可自动调节风量、热水温度和二段床温度;产品水含量实现卡边控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提高一倍。

    某企业系统项目

    统覆盖有机硅新建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中:合成、精馏、氯甲烷、水解、焚烧等装置;

    基于 OTS 系统完成 5 套装置开车规程制订、开停车测试、DCS 修改、多场景操作演练等工作;

    为 20 个班组近 80 名操作工提供练习平台,合计进行近 500 次开停车及功能演练,在 TPM 进行评分验证中,各班组评分均高于 90 分,具备开车能力;

    合计发现 DCS 组态、操作经验、报警联锁值问题 400 项;

    助力凤凰项目合成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某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国产化升级项目

    完成实时数据库系统国产化替代升级:全要素替换及全数据迁移,引入更人性化、科学化的组态标准;具备易用且丰富的组态及应用工具,赋能技术人员应用生产数据能力及抓手,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某企业先进过程控制(APC)项目

    盖滨城基地生产三部、四部、三氯乙烯装置; 设计建设 28 个控制器; 自控投用率达到 99%以上;控制器、MV投用率不低于99%; 稳定操作,提高装置生产平稳率,关键被控变量标准偏差降低50%以上; 装置的平稳操作,对装置相关工艺指标进行“卡边”优化,挖掘装置潜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折标煤)1.5%以上; 人员干预和过程报警日平均次数与投用前对比减少65%以上,提升装置安全水平。

  • 某企业有机硅近红外在线分析项目

    建设内容

    在线分析误差极小,完全可以替代化验室分析; 分析速度为秒级,有利于实时控制; 光谱分析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更适合做控制测量; 采用一台光谱仪主机多个探头的结构,通过高频次准确、实时地分析数据并上传至 DCS 系统,主要产品含量平均提升了 0.4%,直接经济效益约 255 万元/年。 实时检测结果作为过程控制抓手,助力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提升原料利用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物耗; 减少人工取样频次,节省人力成本与试剂消耗,进入生产区域频次减少,提升人员安全保障; 实验室分析频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降低; 基于近红外的微观分子光谱检测,对生产异常识别与预测更灵敏(分子变化快于物理变现)。

    某企业 PVC干燥床水含量卡边控制项目

    深度挖掘历史数据建立软测量模型;

    开发PVC干燥床物料含水量智能控制系统;

    将在线感知/软测量与控制优化相结合,形成控制闭环。 PVC干燥床自动调节风量、热水温度和二段床温度;

    产品水含量实现卡边控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提高一倍。

     

    某企业新材料工艺包开发项目

    聚酯多元醇装置、TPU装置及CPU装置工艺包开发;

    自动控制程序软件包开发及编制;

    将在线感知与工艺控制形成闭环设计;

    现场开车指导,提供工艺优化解决方案并实施,使企业装置实现脱瓶颈